每日新报记者 任悦 李海燕 为满足残疾人生活需求,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天津实施推行了“阳光家园计划”,对智力、精神和重度残疾人实行居家托养服务为重点,日间照料托养服务为骨干,寄宿托养服务为补充,庇护性就业托养为尝试的多样化多层次残疾人托养服务体系。今年以来,天津已经为1.5万残疾人提供托养服务,其中,日间托养是很主要的一种形式,它如同在社区里为智力残疾和处于稳定期的精神病人建立的“特殊托儿所”,虽然这里“入托”的都是大人,可是,他们的智力水平和生活能力也和幼儿园的孩子一样。他们需要人照顾,更需要有人爱,他们在“托儿所”里怎样生活?记者走进全国“阳光家园”残疾人托养服务示范区的河东区,作为全区的示范点,上杭路街芳水河畔社区残疾人日间照料站里有十几个残疾人,跟随他们“入托”一天,我们感觉到:他们的世界很单纯,他们对爱的要求也很简单。可是,能付出这份爱却并不简单。
放心:照料站是“精神加油站”
早上8:00左右,记者来到了芳水河畔社区,找了位阿姨询问:“社区里有个残疾人日间照料造成青少年抑郁症的原因有哪些站吗?”阿姨身边一直低着头走路的男子突然抬头很热情地向记者介绍:“在那儿,我带你们去。”这个男子大约有30岁了,可是,他脸上天真的笑容和口齿不是太清晰的表达显然和他的年龄不太相符。记者意识到,这是一个智力有障碍的残疾人。带着他的阿姨说:“我们正要往那儿去。”
边走边聊,患有智力障碍的男子叫强强(化名),今年已经34岁,现在是社区残疾人日间照料站里年龄很大的“入托者”,可是,不论是家长还是站里的老师们还是习惯地叫他“孩子”。阿姨说:“每一个残疾孩子的家长都有一颗愧疚的心,觉得对不起孩子。所以,从小对孩子照顾得无微不至,一步也不敢离开他。也就是因为这样,他前30年的生活很胆小,很依赖。昆明有几家癫痫病医院为了他,我和爱人甚至辞去了工作,每天围着他转。我们觉得他是一个完全不能自理的孩子,甚至见到生人他都像一两岁的孩子一样躲着,我们就得搂着他哄他。他一天天长大,我们一天天担忧,很怕有一天照顾不了他了,他将如何生活。后来,这个社区就有了日间照料中心,残联的工作人员让我们送孩子过来,开始非常担心,就像送两三岁的孩子上幼儿园一样,怕他不会自己吃饭,不会自己去厕所,怕磕着碰着……现在嘛,你们自己看吧,反正他的变化是羊癫疯症状我们根本不能想象的。现在,我和爱人已经有精力出去做些工作,有时间在社区做做义工。很重要的是,我们已经相信他能照顾自己,就算有一天他要自己生活,我们也能放心。日间照料站给我们这样的家庭一种心理上的安慰,也是我们的精神加油站,孩子在这里找到了快乐,我们也找到了希望。”
信心:要对我说声“你真棒”
强强一路上低着头走,他会把小区里人们不小心掉的垃圾捡起来,甚至还随身带了塑料袋儿,把小宠物的粪便收拾起来。这样的举动让每一个普通人都觉得挺感动。
日间照料站就和居委会在一个院子里,有一个小小的操场,几间普通的平房,安静而整洁。强强像个孩子一样“飞”进了活动室。一进门就从大桌子上抱起一只纸做的白色大天鹅向记者“显摆”:“这个是我做的。”又指着桌上的插花儿:“这个也是我做的。”因为他的“高调”,屋里其他几个“孩子”也来了精神,争着抢着向我们炫耀,“这个葫芦是我做的。”“这些纸袋儿是我做的。”……这个场景真的很像幼儿园,每一个“孩子”都恨不能得到别人的夸奖。其实,他们当中很小的也有17岁了。
贺兰娜是“孩子们”的专职老师,她一边称赞着“孩子们”,一边哄着他们坐到各自的座位上。这边正说着话儿,“孩子们”又“争执”起来了,强强要展示“投篮”,其他的孩子有的要练太极,有的想表演剪纸……贺老师出了主意:“我们到文体教室去,给客人们跳舞怎么样?”孩子们很高兴地跑走了原发性癫痫。强强很执着地站在我们面前问:“我很棒对吧。”在得到表扬后,他才快乐地跑走了。贺老师说:“这些孩子很单纯,他们很能感知别人的爱与关怀,你说他很棒,很聪明,他们就特别开心。我们也是用这样的夸奖激发他们的自信心。”